首页

郑州午夜小妈女主

时间:2025-05-23 02:27:40 作者:是否担心中国经济受“关税战”冲击?中国外交部回应 浏览量:40573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中国正在推进玉米进口的多元化,以改变进口过度集中于美国一家的格局。而随着中国进口的增加,巴西和美国玉米的市场份额之争将会愈演愈烈。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日报道,作为全球风向标的芝加哥期货市场,玉米价格在8月下旬跌破了每蒲式耳5美元的整数关口,9月19日更是跌到了4.6美元区间,这是2020年12月以来的最低位。压垮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的重要原因是美国玉米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下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球第一大玉米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中国正在减少从美国的进口。

  与此同时,巴西玉米向中国的出口正在激增,导致美国在中国的玉米进口中存在感不断下降。国际金融信息公司路孚特通过海上运输船推算的中国进口数据显示,8月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玉米只有24万吨,比接近150万吨的2022年8月下降了83%。去年8月,中国没有从巴西进口玉米,而今年8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玉米飙升到了58万吨,远高于美国。而从9月截至28日的数据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玉米达122万吨,美国则仅有7万吨。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

  此前中国的玉米进口高度依赖美国和乌克兰,2022年中国进口的玉米中,美国占比70%左右,乌克兰占比超20%。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中国改变了依赖这两个国家的策略,转向进一步扩大玉米的国际来源。

  彭博社去年曾首次报道称,中国开始“罕见地”从巴西进口玉米。虽然巴西已是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但在过去9年中,中国几乎没有从巴西进口过玉米。今年5月,中国从南非进口的首船饲料玉米抵达,标志着中国继巴西之后又正式打通了南非玉米输华通道。至此,中国玉米进口开始改变美国一家独大的格局。

  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的理事研究员阮蔚对《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中国转向巴西玉米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丰收,巴西玉米的价格下降,竞争力增强。二是为了增强粮食安全,这是中国推动进口国多样化的结果。

  2022年中国进口了2062万吨玉米。彭博社分析称,从长远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玉米或将鼓励巴西农户进一步种植玉米,从美国夺走更多的市场份额。巴西官方8月24日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该国的大豆和玉米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将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并将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供应国。

  彭博社在报道中还称,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截至2023年8月31日,美国将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国桂冠让给了巴西,而且这一趋势可能永远无法逆转。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玉米分析师刘栋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立足国内供需,进一步拓展进口渠道,有利于打破玉米严重依赖一国的市场风险,使中国更从容地应对未来国际玉米市场供需环境的变化。他认为,巴西玉米价格合适,增加进口符合中方利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3月22日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比昨日上升0.5%

田某因离婚诉讼到定州市妇联寻求帮助,定州市妇联发现田某可能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遂根据与定州市人民检察院共同建立的“国家司法救助线索移送函”制度移送本案司法救助线索。定州市人民检察院接收案件线索后,第一时间到田某的居住地北京市进行走访调查,查明:2018年,田某独自带女儿到北京谋生后不久患上抑郁症,每天服用精神药物。2019年,田某在工作时摔伤左腿,至今仍无法长时间工作,只能做些零工,生活困难。朱某禄多年未尽到扶养夫妻和抚养女儿的义务。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一个是四川姑娘,一个是台北小伙,代延玉和赖克林这对两岸夫妻近日凭借短视频“台湾卤肉饭”,获评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最炫达人”荣誉。视频中,赖克林在妻子的指导下制作台湾卤肉饭,同时也悟出了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

一碗甘肃麻辣烫,盛得下多少“出乎意料”?

10月14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4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赖清德挑衅性讲话和东部战区演习答记者问。

四部门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习近平曾如此指出。不过百米的六尺巷,让人看到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处世之道,“和”意悠长。

匈牙利期待开启匈中两国关系新篇章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是2019年9月24日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制度体系,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具有显著优势。我们要在坚持好、巩固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我们要积极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但决不能动摇或放弃我国制度的根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